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机构官网 > 新闻中心 > 诚信榜 > 正文
人民日报:唤起我们心中的“正能量”
作者: 来源:广州日报 日期:2013/8/22 10:33:52 人气:
 

   2013年8月19日,沈阳军区16集团军某装甲团官兵在大庆市肇源县莲花乡洼口子屯段打桩加固加高松花江大堤。 连日来,驻黑部队连续出动兵力奔赴三江流域抗洪抢险,截至目前已有近2万名解放军和武警官兵、民兵预备役人员奋战抗洪一线,增配的储备冲锋舟、橡皮舟、救生衣、救生圈、植桩机等3万余件抗洪物资也运达灾区。图片:新华社发(摄影:杨再新)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人们呼唤正能量的到来,却容易忽视,正能量其实一直就在我们每个人心里驻扎。

    这些天,我国东北部分地区发生严重洪涝灾害,引起上上下下的普遍关注。洪水肆虐之中,这样的画面总是给人以力量:战士堵完管涌累了就在堤坝上和衣而眠、市民为抢险共同奋战、的哥免费搭载风雨中等待的路人……不只是危难中传递的真情,每天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件件“凡人好事”,都让人思考:“正能量”到底来自哪里?

    趋利避害是人之常情。但危急关头,关键时刻,有些人往往又表现出了大无畏的勇气。当一名士兵跃入洪水,要用肉身堵住堤坝的漏洞时,他没有一丝害怕吗?当饭馆老板拿出最后的存粮,和难兄难弟共同缓解可能还将持续下去的饥饿时,他没有一丝犹豫吗?恐怕难免会有的。只是,在那一念起一念灭的瞬间,人性中的善良放射出耀眼的光辉。

    相比于危急关头的“喷发”,平凡日子里的坚守也是一种考验。平凡生活中,围着柴米油盐锱铢必较、围着鸡毛蒜皮唇枪舌剑,人们的崇高感、担当感容易迷失在一种庸庸碌碌的“自由”里。利益的算计多了,物质的空间膨胀了,正能量就开始蛰伏起来。为什么?因为欲望悄无声息地遮蔽了善念,物质一点一滴蚕食着心灵地盘,让一些人不再把善行视为自身的意愿与责任,而看成是对别人的施舍。

    古人说,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人们呼唤正能量的到来,却容易忘记,正能量其实一直就在我们每个人心里驻扎。就像那位长沙的好司机,因为心中放不下下错站的幼童,和全车乘客一起调头,不让迷途的孩子在无助中哭泣,只是一个小小的念头,正能量就在整个车厢中春风化雨了;就像最近乌鲁木齐的一位老人跌倒后,许多路人争相伸出救援的手,只是一个小小的手势,正能量就在那城市的街头绽放了。

    快乐、豁达、信任、和睦……正能量的传递,实际上就是在人心与人心之间旅行。

    我们都生活在信息社会,信息的传递,越来越具有影响现实的能量。有时候,只需要几个手指头轻轻一动,巨额资金可以自摆乌龙,一个谣言也会在转瞬之间跑遍世界。如何甄别真假、判断是非?如何尊崇道义、贬斥势利?如何扶正祛邪、化解戾气?每个人都有一份责任,须知电子屏幕上的那个转发键,有时候真不啻于一台社会能量的正负对冲机。

    变革的时代,变幻的情境,变动的生活,也让越来越多人体验到“陌生人社会”的滋味。我们也许至今尚不知道邻居的姓名,却可能以虚拟身份在互联网世界里一起感慨世间百态、感悟人心冷暖。其实,只需要从“见面礼节性微笑”往前再走一步,我们会发现社会并不是一场假面舞会,人与人之间完全可以坦诚地交往,“陌生人社会”同样需要古道热肠。一条网络寻人启事的发布、一次微公益行动的召集,无数人热烈的回应,让人感到信息流并非“冰河”,它承载的是爱心的暖流。

    因为正能量驻扎在我们每个人心里,生活中的每一次面对、每一次决断、每一次选择,都是面对心灵之窗的时候。当怯懦、自私、偏狭等占了上风,那扇窗便悄然合上了;当勇敢、正直、无私等直视无碍,那扇窗便让阳光透进来,温暖着你,也照耀着你身边的人、你脚下的那片土地……

网址:www.11-22.cn 或 www.11-22.org
全国免费咨询电话:18612761122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京ICP备15049304号-2
主办单位
中国信息协会信用信息服务专业委员会 中国市场学会信用工作委员会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诚信评价研究中心 北京国创至信信息技术发展中心(运营单位)

档案查询网站档案查询网站档案查询网站